我国建设独立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展示了综合国力和技术实力,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而且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促进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本次澳门3044永利官网微电子学院联合澳门3044永利官网创新创业学院、中国卫星定位协会、山东省国土测绘院等,聚焦国家北斗战略发展亟待解决和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超前布局“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新工科微专业,正式启动招生工作,支撑国家时空新基建和新时空产业变革和保障国家安全,探索灵活、先进微专业人才培养新机制、新模式,深度与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应急、交通、海洋、空天、农业、环保、网络空间安全等战略必争领域人才融合培养。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专业简介
“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微专业,在前期多年国际iCAN联盟与大赛、山大北斗新时空创新班、中国卫星定位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课赛结合任务驱动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教改探索、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科教融合、产教协同下引入具体北斗新时空物联案例化进行设计实现,秉承创新工程实践的思路和线索,进行具体内容的实现和设计。籍此完善集成电路、电子信息、软件工程、物联网、测绘等学科专业方向新布局,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以供给为中心”到“以需求为中心”转变,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质量发展,以北斗新时空新工科理念和专创融合的微专业新机制升级北斗天上好用、地上用好紧缺人才培养相关学科专业点。

前期北斗新时空创新实验班基础
二、培养目标
“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微专业,立足国家自主北斗芯片算法、板卡终端、通信网关、协议标准、软件平台、地图服务等“卡脖子”技术战略需求,建立全国首个北斗新时空战略、新基建、集成芯片、精准时空、陆海一体、空地协同等必争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微专业机制,“育人为本,理论为基,应用为重,创新为魂”,与新工科、新理科嫁接,创新创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打通校际、校企、院系壁垒,全过程、广覆盖、普收益、可持续,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强实践能力北斗高素质人才。


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为自信、坚持、梦想发展搭建舞台
“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微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及目标,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
第一,知识能力:在具备现代学科技术知识的基础上,①掌握科学研究与开发方法,电子技术、网络通信、地理信息应用系统软硬件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②熟悉知识产权、标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与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的知识。
第二,专业能力:①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与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系统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帮助学生学习、了解和初步系统性掌握如下内容:北斗芯片与应用、组合导航、高性能天线、PPP单点高精度、北斗伪卫星、北斗+5G可视人工智能、FPGA+北斗SoC平台、北斗精准授时网关设计与应用、北斗高精度安全服务网关设计、北斗新时空+数据加密系统、海量时空数据平台与APP处理、HGIS-T+VR/AR+BIM点云采集、北斗重大示范工程典型案例(北斗智慧城市新基建、车路协同车道级精准交通、北斗精准农机与农业物联网、北斗军民融合与警用、北斗智慧海洋、北斗智慧环保、北斗智慧航空、北斗无人机防空系统等);②具备良好的北斗相关设计开发能力与创新项目的组织实施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从事北斗+智慧应用工作的实务操作能力。
第三,素质能力:具备踏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换位思考、热心服务,具备较强的原则性、执行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②具备和谐的人格、稳定的情绪、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较强的抗压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耐挫能力。

学习北斗新时空全产业技术与应用




自主研制的北斗新时空实践教学套件、实训与创新装置
三、课程设置
“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微专业共设9门课程20个学分。结业要求修满20学分,考核通过可获得澳门3044永利官网等颁发的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微专业证书。线上线下结合修够17个课程学分基础上,完成大作业项目3个学分:撰写1篇课题综述报告、形成1个项目申请报告、制作1个实际作品(含原型)、撰写1个专利文件初稿、撰写1篇学术论文(含英文)初稿、制作1个演示文稿(含微视频)、参加1项竞赛(省部级以上)训练等。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微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参加附件1。例如创新工程实践为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北斗创新设计导航为智慧树TOP100混合式课程。


创新工程实践+北斗创新设计导航全国慕课课程
四、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专兼职任课教师22人,其中澳门3044永利官网专任教授/研究员5人,中国卫星定位协会、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省国土测绘院等兼任教授、应用研究员和业界专家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工6人、助理研究员/工程师3人。科研专任教师具备较强的学术科研能力与教学经验,均承担或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具备相关实践经历与经验。兼任教授、和业界专家曾长期在北斗科研与教育、企事业单位业界专家。

一校三地多校区远程学习建构全系学习模式

自主研制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平台提供开放资源
五、教学安排
本专业课赛结合、任务驱动,构建学生创新护照、成长档案,主要引入北斗新时空物联案例化设计,秉承集成电路工程实践的思路和线索,构建一个跨领域的落地版“北斗+集成微系统+智慧应用”教学与智慧学习平台,具有可视多元化化、信息化、网络化下问题教学、案例教学、慕课教学、微课资源、翻转课堂等智慧学习新特征。




翻转课堂、任务驱动、课赛结合实战项目路演现场
“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微专业单独编班组织教学,授课方式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以线上方式为主,主要安排正常学期的晚间、周末进行授课,减少与第一学位学习的冲突,突破时间地域限制,一般使用在线教学平台网络录播学习,辅助远程直播互动教室或在线教学平台网络直播授课;利用寒假、暑假集中线下实验实践创新授课和训练,保障项目任务式实践维度;过程中适时、定期举办线下相关交流与项目路演实践活动。
第一期“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微专业计划于2020年7-8月开课。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微专业的线下教学相关活动安排在济南、青岛校区进行。
六、学费
“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微专业收费按照我们相关规定收取,学费根据学分收取。
七、学制、成绩及证书
“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微专业,一般以4个学期(含暑假小学期)为一个培养周期,原则上从大二第一学期开始(今年首届学生招收部分暑期后进入大二的同学)。微专业课程以任选属性在主修专业成绩单上显示,不纳入平均学分绩点计算。。微专业录取后,同学可根据自己主修课业负担情况,确定选修课程时间,确保在主修专业本科毕业前完成全部课程、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大作业、项目实践并通过学院考核后,授予澳门3044永利官网“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微专业证书。


实现北斗理论知识、实践创新能力与产业需求高位匹配嫁接
八、招生对象及要求
“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微专业,面向全校一校三地各校区理工类学科专业的全日制本科二年级(含2020年暑期后进入二年级的)同学招生,首期招生人数不超过40人。具体报名条件如下:
1.愿意面向国家战略北斗新时空+智慧应用专业能力提升、在时空物联系统工程方向进一步发展的同学,以及其他感兴趣的同学。
2.一般应具备电子技术、C语言、单片机、网络通信基础等先期课程学习基础。
3.具备良好的理工科专业素养,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4.主修专业成绩良好,学有余力。
九、班级管理
“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微专业将为学生配备班主任和助理导师,全程服务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微专业通过师生交流会等形式,由学生自由选择学术研究和创新项目导师,全程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实践报告及项目实战等提供针对性指导。全体学生实行动态管理机制,每学年考核一次。学生出现违纪情况、课程考核不合格或自愿申请退出等情况,可退出微专业学习。
十、报名办法及选拔方式
请根据澳门3044永利官网本科生院相关要求进行网络报名。同时,学生需要于2020年6月4日17:30:00点前将报名表(附件2)、成绩单及相关证明材料(以上材料均为电子版),发送至邮箱SDUNAVISTAR@163.COM(邮件主题及附件以“姓名+学院+北斗微专业”命名)。对材料初审通过的同学择优按照一定比例组织网上面试,面试重点考查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
十一、联系方式
联系人:邢建平、田南南 联系邮箱:sduxingjianping@163.com、tnn219407@163.com。
微电子学院
2020年5月6日
附件1:“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微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docx
附件2:“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微专业报名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