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是船,扬起希望之帆;榜样是灯,指引前进方向。为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现推出“学在集成,研途榜样”系列推文,邀请学院优秀研究生讲述他们的集成故事。
满天星光,终汇成璀璨星河。他们始终于拼搏的道路上持续磨砺、奋力驰骋,他们的故事是寒冬里炽热的炉火,给大家传递无尽的力量。让我们共赏他们的逐梦华章,感受那永不熄灭的激情与希望。
李传玉,3044AM永利集团2022级硕士研究生,师从周卫东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与脑机接口,现担任班级副班长。聚焦癫痫发作的检测与预测,他致力于构建轻量高效的脑电信号处理系统,在提升临床诊疗效率、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科研成果具有显著的实际应用价值。硕士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期刊《Neural Networks》发表研究论文,累计发表论文5篇,荣获国家奖学金、澳门3044永利官网优秀研究生、优秀共青团员、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称号。

潜心研究,追求卓越
在人工智能与脑科学融合发展的浪潮中,李传玉以解决临床实际需求为导向,毅然投身于脑机接口这一前沿领域。在周卫东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他深入临床一线,锚定癫痫发作预测准确率不足60%的临床瓶颈,迎难而上,向这一长期困扰医患的医学难题发起攻坚。
面对癫痫发作突发性强、个体差异大等医学难题,李传玉突破传统分析的局限,创新性地融合脑电信号时序特征与人工智能技术,成功攻克了轻量化模型开发难题,构建出面向临床需求的轻量级检测与预测模型,兼顾实时性与准确性,推动科研成果真正从“实验室”走向“病床边”。
成果丰硕,学术有成
学术研究方面,李传玉在脑机接口领域稳扎稳打、持续深耕,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人工智能知名期刊《Neural Networks》(IF=6)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篇,体现了其扎实的科研能力与国际化的学术视野。他的工作不仅为癫痫精准检测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也为人工智能赋能医疗提供了有益探索。

Neural Networks论文发表(第一作者为李传玉)
科研之余,李传玉积极参与学术交流,虚心请教、广泛分享,在互动中不断开阔思维、提升自我。在学术互动中,他不仅不断开阔思维视野、提升自我素质,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科研理念。他深入探索前沿技术,始终追求创新与突破,力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与落地。实习期间,他深入热电大楼一线,结合历史数据构建热量需求预测模型,显著降低能耗,助力绿色低碳建设。他的创新思维和务实精神为可持续发展贡献了智慧,也为企业与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深远影响。

会后与昆明理工大学伏云发教授合影留念
全面发展,笃行致远
作为班级副班长,李传玉尽职尽责,服务同学、乐于奉献,政治立场坚定,思想成熟,时刻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凭借其优秀的综合素质,他先后获得澳门3044永利官网优秀共青团员、优秀研究生、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充分彰显3044AM永利集团学子“既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的成长姿态。

师门合影留念
"芯"研说
科研人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学术的高度,更在于其关怀社会、关注民生的深度。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怀揣着“勤奋求知,勇攀科学高峰”的信念,以科技创新服务于民生福祉!